《浙江工业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工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期次:第1065期   作者:本报学生记者 张璐   查看:185   




  随着我校2017届毕业生相关事项的圆满落实,关于今年毕业季的工作也告一段落。进入2016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夯实基础,开拓创新。做好以就业工作全员化、就业平台信息化、就业指导精准化、就业服务多元化和就业队伍专家化为核心的“五化建设”品牌化工作,特别是积极响应教育部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要求,打造就业指导精细化平台,精准推送就业服务。同时结合“百千万”工程作为推进就业工作的有力抓手,不断提升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推进毕业生落实工作稳步前行。
  毕业生基本情况总结
我校2017届毕业生中,本科生539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5.47%;硕士研究生166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3.32%;博士研究生8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21%。毕业生的男女比例分配情况:共有男生441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1.75%;女生273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8.25%;男女生比例为1.61:1。
  我校研究生共有74个专业,2017届毕业研究生最多的三个学院分别是化工学院259人,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14.77%;机械学院250人,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14.26%;信息学院 195人,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11.12%。本科共有67个专业。2017届普通本科毕业生最多的三个学院分别为经贸学院428人,占普通本科毕业生总数的7.94%;计算机学院409人,占普通本科毕业生总数7.59%;教科学院348人,占普通本科毕业生总数6.45%。
  基数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在未来方向选择上也各不相同。截至2017年10月31日,我校博士研究生就业率97.70%;硕士研究生就业率98.86%;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6.22%,全校平均就业率为96.82%。2017届毕业生按就业形式不同,分为签订就业协议形式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形式就业、升学、出国出境、应征义务兵、自主创业、国家(地方)基层项目和自由职业等8种类型。我校2017届毕业生中,男生就业率为97.33%,女生就业率为96.01%,与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相同的是,女生出国、出境比例高于男生。其他就业形式的比例基本相当。2017届普通本科毕业生中,共有1495人以升学、出国出境的形式继续深造,深造率为27.73%,创历年新高。2017届列入就业计划的5392名普通本科毕业生中,共有3464人以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形式就业;1495人以升学或出国、出境形式就业;229人以自主创业、自由职业或其他录用形式就业;另有204人待就业,整体就业率为96.22%。
  在这批2017届毕业生中,硕士毕业生国内升学33人,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 1.98%,其中63.64%被国内 C9联盟高校或985、211高校录取;普通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1184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1.96%,其中503人被免试推荐为硕士研究生(含直博生),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0%,国内升学的本科生中42.48%被国内C9联盟高校或985、211高校录取。国内录取我校毕业生数量前五的是: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所有专业中,国内升学率前五的学院是材料学院、绿色制药协同中心、健行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
  从各专业普通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看,升学比例较高的专业大部分是研究型较强的、新兴的、发展中的专业,对毕业生的专业要求比较高,这也是促使这些专业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是基础类学科,考研率也比较高。国内升学人数最多的专业前十分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另外,2017届毕业生中,共有319人出国出境,占所有毕业生总数的4.46%,其中博士1人,占博士毕业生总数的1.15%;硕士7人,占硕士毕业生总数的0.42%;本科31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5.77%。男生占所有出国出境毕业生总人数的49.22%,女生占所有出国出境毕业生总人数的50.78%。我校毕业生留学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香港、日本和澳大利亚这五个国家,三年招收我校毕业生人数前五的境外高校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金泽大学、日本城西国际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
  除升学之外,毕业生中的大多数选择了就业。据统计,共有5378人社会就业,其中签订就业协议书的426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9.71%;签订劳动合同的78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1%;自主创业的2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34%;参与国家或地方基层项目的2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03%;以其他形式就业的5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77%,自由职业2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43%。
  2017届社会就业的毕业生中,95.68%的毕业生在东部省份就业,85.96%的毕业生在浙江省内就业。毕业生省内就业的地区按人数排名前三的的地区是:杭州(72.80%)、宁波(7.94%)和绍兴(4.26%)。就业吸引力1=到某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该地区毕业生生源中实际需就业的人数(不含出国升学人数)。“就业吸引力”值的大小表明该区域对我校毕业生就业的吸引程度,值越大,说明该区域吸引力越大。东部地区对我校毕业生吸引力较大,其中吸引力超过100%的地区分别是:上海(718.52%)、北京(431.25%)、广东(322.22%)、西藏(320%)、浙江(127.69%)。浙江省内地区中,杭州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最大,这和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也和杭州是省会城市有关。省内各地区中对毕业生吸引力最大的前五个地区是:杭州(439.74%)、宁波(86.97%)、嘉兴(51.09%)、台州(44.99%)、和绍兴(44.57%)。
  招聘与就业概况
针对2017届毕业生,学校自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共举办大型综合性招聘会2场,于2016年5月举办针对2017届毕业生的大型实习生招聘会1场,国企集团、地方政府或行业大类中型招聘会19场,每周小型招聘会18场,各类企业的专场招聘会503场,共吸引3412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6.5万余个。在校就业信息网上共有11042家单位注册成为会员单位,共计发布招聘信息13000余条,发布就业岗位4.5万余个,2016-2017学年,加上各类招聘会,校就业指导中心累积发布岗11万余个,发布的岗位供需比达到15:1以上。
  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各类企事业单位在我校就业信息网注册发布招聘信息13000余条,发布就业岗位4.5万余个,其中民营或其他企业、三资企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分列前三位。通过对我校就业信息网上发布招聘信息每月统计显示,每年招聘的高峰期集中在10-11月及次年的2-5月份,并以10、11月与次年3月数量最多。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校举办543场次各类招聘会,其中大型招聘会2场。国企集团、地方政府或行业大类中型招聘会19场,专场招聘会503场,每周小型招聘会18场,2016年5月举办针对2017届毕业生的实习生招聘会1场,共计到校招聘企业有3518家。我校共举行3场大型招聘会(含实习生招聘会),参会单位共计1922家。中型专场招聘会主要由国企集团、地方政府或学院组织的行业专场构成。从组织时间上来看,每年的10月、11月和次年的3月底,是企业招聘的高峰期。每周小型专场招聘会从2017年上半年正式开始举办,分两校区进行开展,每周三在屏峰校区,每周四在朝晖校区,每次提供20个参会名额,在固定的场地和时间举行,2017年上半年,共举办18场。吸引近400家次企业进校招聘。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针对2017届毕业生,校就业指导中心共组织503场企业专场招聘会,其中朝晖校区239场,屏峰校区264场。来校进行宣讲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2/3以上。
  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勇于接受新兴事物,目前智能终端设备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几乎达到100%。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针对目前学生的现状,结合工作实践,迎合时代要求,积极打造“就业信息网、微信、微博、手机APP、论坛”五位一体的网络就业工作互动平台,通过网络与学生即时互动,了解学生真实诉求,为学生解决困难,共同助推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通过信息整合,实现了“掌上就业网”,同学们不仅可以主动的通过各版块实现各类信息的掌上查看,也能够“被动、及时、精准”的接收到学校发布的各类招聘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此类推送有别于微信提供的消息发布,而是会以聊天框的形势呈现在学生的微信界面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覆盖度、点击率。
  此次2017届本科毕业生超过5000人次用个人信息绑定了工大微信就业平台。自平台开通以来,通过精准推送的形式发布了1000余版就业信息,惠及到了众多毕业生,有超过500人次2017届毕业生通过微信就业平台实现了三方协议解约、就业协议遗失补办等业务的线上办理及线上咨询等。
  为详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满意程度调查,学校在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期间,对2017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情况的问卷调研。共收回问卷3580份。其中毕业生就业率居前十的省份为:北京、广东、海南、黑龙江、广西、重庆、青海、湖南、河南、安徽。与往年相同的是,毕业生绝大多数来自浙江省内,省内毕业生就业率居前五的地区为:杭州、温州、绍兴、宁波、台州。按参与调研的毕业生学科大类统计,其中工学学生2272人,占样本的63.46%;管理学学生638人,占样本的17.82%;经济学学生240人,占样本的6.7%;理学学生214人,占样本的5.98%;文学学生216人,占样本的6.03%。在“你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毕业后第一份工作”这个问题上,46.79%的毕业生表示是通过学校渠道落实的就业,20.44%通过校内举办的中大型招聘会得知信息,另有20.43%的毕业生则是参加专场招聘会,其余3.92%的毕业生则是由老师推荐找到工作。参与调研的毕业生中,对目前签约的单位(或考取的学校)是否满意这个问题上,总体满意度达到97.01%,他们表示对目前自己从事的工作满意,另有2.39%的毕业生表示“不太满意”,0.6%的毕业生表示“非常不满意”。94.77%的毕业生表示对我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满意,另有5.23%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意。在“毕业后的实际平均月收入是多少”这个问题上,我们把“收入”定义为包括工资、奖金、提成、各种社保待遇、住房公积金等各类补贴,月收入是指毕业后工作期间获得的收入除以实际工作月份数。调研的毕业生中81.02%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其中26.28%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就专业相关度这一问题,81.76%的毕业生认为目前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具有相关性,11.96%的毕业生选择“不太相关”,6.28%的毕业生选择“完全不相关”。
  亲历毕业季:我们有话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经历了大学四年的积淀,毕业生无疑都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有的人选择厚积薄发继续深造,有的人选择走上社会早日发光散热。经贸学院的王瑞尧选择留校担任0+4兼职辅导员,据他介绍,他本科的专业是经济技术(现更名为创新创业与投资管理系)是一个专业性强又十分综合的专业,需要学习项目管理、房地产评估、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创新创业等专业知识,毕业之后有较多的选择,可以选择银行、证券公司、房地产企业等。而其毕业之后选择了深造,因为他认为大学本科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是较为基础的,不够深入,想要在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的社会中具有竞争力,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同时,王瑞尧认为自己在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好好审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留校任教也是经过综合考虑后做出的选择;一方面,因为有三年的学生工作经历,他比较喜欢继续从事与学生工作相关的事情;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在毕业之后继续留在高校工作算是一个小理想。目前来看,他对整体状态较为满意,工作十分充实,虽然学习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使他有些力不从心,不过他认为这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挑战与提升。王瑞尧从自身经历出发告诫学弟学妹们毕业的各种选择都要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不能等到选择迫在眉睫了,才匆匆做决定。甚至在大一刚刚入学的时候,就要对自己的大学四年甚至是之后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另外一点就是,做了决定之后就不要后悔,能够一以贯之,坚持到底。把时间花在犹豫与后悔上,毫无价值,不如多做一点于目标有益的努力。对于尚在大学初期的“萌新”们,王瑞尧同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把握与珍惜剩下的大学时光,不管是学习还是朋友;不要熬夜,注意身体,勤加锻炼,为今后的深造、工作准备一副强健的体魄。对于王瑞尧而言最重要的是务实、诚恳,保持谦卑与仔细做好每一件事不论大小,做一个善良的人。
  人文学院的张义泽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毕业后直接开始了工作,中文系出身的他对自己的专业有着特别的理解,他表示中文是非常有意思的专业,如果从就业的角度来讲可以说是万金油,但是万金油某种程度也就意味着适用性强但专业性弱,比如说中文系适合当老师,但是有师范专业的同学竞争;适合当记者,却也要面对新闻专业的同学竞争。所以有的会说中文系百无一用是书生,然而其对张欣老师引的庄子的那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的教诲印象极为深刻。在张义泽眼中,中文系的专业属性绝对不能单纯只用就业的功利性去讨论的,她教育我们的是人性是本心,是“我”的价值,是为人处世的态度。他相信真正优秀的中文系学生经过中文系四年的洗礼,言行举止之间表现出来的气质肯定是和其他专业有差别的。张义泽坦言自己对现在的状态比较满意,因为从事是热爱的文学行业,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作者和作品,把兴趣和事业比较好地结合起来,也算是未曾违背自己的初衷。关于就业,他分享了些许心得体会:就业信息很重要,建议可以关注一下我校就业的公众号或者企业自己的招聘公众号,要积极参与宣讲会,甚至不局限于本校,具体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多参加几场招聘有利于增加入选的机会。
  对于学子而言,毕业生一次新的飞跃与抉择,对于老师们而言,是一次见证与检验。药学院的董超就分享了自己对毕业季的体会。据数据显示,2017届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截止9月10日,学院本科毕业生人数212人,签约率96.70%,升学率30.18%;中心本科毕业人数59人,就业率96.61%,其中签约率93.2%,升学率61.02%。总体来说201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比较理想,基本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学府和工作岗位。董超表示,学院和中心一直鼓励和支持学生继续深造,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办法,同时为毕业生提供专门的复习场所,并在考研前夕购置慰问品给考研的同学送上祝福。另外,董超解释道,药学专业如果要从事技术研究等相关行业也需要更高的学历,更专业的知识来支撑,因此作为她个人来讲还是比较希望学生能继续深造的。此外,针对当下大学生追求一线城市、追求高职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药学院采用就业“加”课堂的模式,给毕业生加餐,邀请企业HR、知名校友等走进课堂、走上讲坛,开展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等相关讲座;并组织学生走访企业,参观交流,更直观的体会企业氛围;同时开展简历大赛、面试模拟、职场礼仪等活动,一条龙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导航和服务。总结完2017届学生的情况,董超也对2018届毕业生们传达了其祝福,希望他们不忘初心,在自己的升学就业路上,继续努力,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前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2017已成过去,2018正在前行的路上,经过了2017的良好铺垫,期待来年的报告一届更比一届精彩!
f

浙江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505次访问,全刊已有619392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