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工大志愿者:去做身边的“活雷锋”

   期次:第1146期   作者:潘志锐  谢非凡  麻诗驿  吴雨纯  本报学生记者   查看:90   

发自抗疫一线的声音

本报学生记者 吴雨纯

在一月中旬的深夜,医用手套起不到任何的保暖作用。一旦摘下手套、冷风侵入毛孔,迅速掳走没蒸发掉的汗水,顺便掠夺双手的体温。设计与建筑学院建筑学2001班的何鑫翔,在结束志愿者工作后,脱下手套,发现手被汗水泡皱了起来。

这样的体验在日常志愿者活动中很少有,但在防疫志愿者中极其常见。牛虎年之交的寒假,我校有六十六位志愿者在屏峰校区坚守抗疫阵地;已经返乡的同学,亦为当地社区的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紧迫感,真实感

2022年1月14日,正当学生们准备回家团聚之时,行程被骤然打断:屏峰校区旁的西溪医院曝出了一例确诊病例。学校志愿者协会收到任务,要招募晚上屏峰校区全员核酸的志愿者。动员紧急,需求迫切;天气严寒,条件艰难——志愿者协会一开始担心招不够人。“招募的形式和以往都不太一样。那天晚上太赶了,按程序肯定来不及。”不久,一条附QQ群二维码的招募信息被工大学生热情转发:招募屏峰核酸临时志愿者。“从来没有过这样直接把招募二维码发在朋友圈,”何鑫翔说,“认识的人一个传十个,越传越多,大家都自己加进来跟我们一起。确实是很意外,比我们一般时候招别的志愿者顺利多了。”

晚上八点接到通知,八点半发布招募,九点报名者超额,十点学生走进篮球场。在这个1月14日这个夜晚,担任了66名学生志愿者领队的何鑫翔,用“震撼”形容这次经历。屏峰校区此前已提前开展过一次核酸演练,“通道怎么搞”、“哪几个口子”、“需要哪些志愿者做哪些事”,他们都已经谙熟于心。但这次和演练异常迥异的是,飘雨的天气,低至冰点的气温,以及格外紧张的时间。“没有时间去做(志愿者)名单,就是现场安排。这帮同学站在站在入口做分流引导,
那帮去做排队秩序劝导……”何鑫翔说起当时的领队工作,“等到大家都对分配到的工作稍微熟悉了,我再给自己找一个岗位。”

核酸检测设置在篮球场。那一夜,球场高高的围栏不再阻挡篮球,而成为了氛围的分界线。场地里极其明亮,清晰映照着医护人员的严肃。防护服掩住了每位医生和志愿者的外貌、衣着、神态,却盖不住他们的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

土木工程学院交建1901班的申晶安,那天负责举起手臂示意人群走向。他在引导志愿者的队伍里站了两三个小时。因为气温很低,口罩和护目镜内部雾气影响视线,引起不适。又由于防护服是一次性的,志愿者在服务时并不能饮用水。“切身感受到了这种累,很闷,防护设备穿戴着的压抑和难受。”申晶安回忆到。

许多学生志愿者是第一次离防疫工作这么近,也第一次如此强烈地盼望着疫情快些过去。“摘下手套之后体验到那种很累的感觉,再回过头去看他们(医护人员),就感觉他们很不容易。”何鑫翔说。他在结束防疫志愿者工作后,给红马甲上刺绣的校徽拍了照,并配文“大家都要好好过年哦”,发了条朋友圈。对他而言,校区核酸志愿者工作还弥补了他小小的遗憾——此前的演练活动,他因有课而没能参加。但这次恰好遇见突发情况,便积极投入。“学校里真的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志愿者是肯定要打头阵的。”

有承袭,有成长

防疫志愿者的招募多是突然的。没有培训、没时间提前准备,并不一定代表志愿者会不知所措。相反,志愿者的责任感会帮助他们迅速适应岗位,投入工作。

外国语学院英语2103班学生俞姝含的父母都是医生。富阳区的疫情突然爆发后,他们都奔赴了抗疫一线。父母的榜样作用成为她投身志愿服务的动因。虽然俞姝含此前并未接受过防疫志愿者工作培训,但她记得父亲跟她说过的一些要点:脱防护服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注意手法,每脱一层都要用消毒液给手消毒;处置脱下的防护服则要从内往外包裹……“任何一个细节的纰漏,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而这个风险,不仅会给自身,也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她郑重地强调。

防疫工作总是充满变数,但比起担忧那些未知困难,她选择怀抱着一种“一定要帮上忙”的自我期待,去参与防疫志愿者。俞姝含笑称自己和其他志愿者好友们是“在不同社区吹冷风”,有时候也会互相调侃调侃。但早上六点就开始工作的他们,辛苦与责任都是心照不宣的。她的出发点很简单:“看到身边人们的辛苦,就在想,只要能做点什么就好。这种时候陪伴也是一种支持。”

在小区核酸采样时,因核酸检测十份样本一组的模式,一组结束后样本装箱的时间会导致队伍暂时停滞。居民多且来得集中,有些急着上班,不免会感到烦躁。俞姝含在协助医护的同时,也需要照顾居民情绪。如果人们感到不耐烦,便要耐心安抚:“还要三四分钟”“再等一下就好”。

在萧山区,教科学院电师1801班的詹斯涵以“萧山共青团”和“蓝天救援”成员的身份开展志愿服务,横跨了年二九到年初三。她刚去御景蓝湾小区的工作地点时,没有人领导,没人安排工作,她就自己找活干——始终抱着“希望能帮上忙”的信念。“现在口罩戴得住了。”詹斯涵笑着分享她当志愿者后的意外收获。她解释说,志愿者们要戴一个N95口罩后穿大白防护服,再戴上防护面罩,经历过这样喘不上气的体验后,平日里带一个口罩变得轻松多了。“外面那层防护服是一直包到这儿的。”她抬起手在罩着黑色口罩的鼻梁处比划。

热水瓶,热水袋

冬天,室外,雨雪。这种时候要继续工作的人,都会希望喝点热乎乎的水暖暖身子;如果不能喝水,也想要什么能拿来暖暖手。

医护人员做核酸检测前都需要“手消”(手部消毒)。虽是医者惯例,然而气候严寒,频繁的手消相当于反反复复地把双手送进“冷冻室”里去。大冬天室外连续几个小时的工作,居民们其实都看在眼里,觉得心疼,便想要帮医护人员做点什么。

当时,富阳区支援大筛的医护人员在网上发布了“请大家帮忙”的帖子,希望居民们“去做核酸之前,方便的可以从家里矿泉水瓶装点热水,给医护人员暖暖手”,并特地补充说“不用特别好的暖手器之类的,不管用,污染物之后都得仍”,还在文末附上了一个爱心的表情符号。这篇发布得到了非常温暖的回应:之后前去核酸的居民,都自发的为医护人员送去“热水瓶”,不让他们的手被冻得发肿发硬。俞姝含身为志愿者,亲历了这一幕幕感动。

詹斯涵在闻堰黄山村时,参与了在村口值岗、村内巡查的工作。志愿者们轮流换班,一天到晚大都暴露在寒风中。“虽然防护服裹得挺严实,但手总归很冷;医用手套不仅不保暖,还不隔风。手套这么大,空空的,风吹到反而更冷。”因为在村内会和密接有接触,志愿者们碰到的东西也都按医疗废物处理。“如果真抱个热水袋,用半天就得丢掉,实在是不舍得的。”詹斯涵说。

不过,詹斯涵和她的队友们收到了很特殊的“热水袋”——小号的保鲜袋,灌上热水,封紧口子——那是一位村民为路过志愿者发明的。但遗憾的是,隔着面罩与防盗窗,詹斯涵并没看清那位村民面容。

“他好像是开了一家水饺店,还问我们要不要吃水饺,我们肯定是拒绝了。他就从窗口伸了一只手,我们走过去的时候他就叫,你们要不要热水袋?”每次路过的队伍三四人,他就做三四个热水袋,保证每人都能捂上。天气太冷,一个小保鲜袋里的一点点水,维持不了多久。“就热了十几分钟,”詹斯涵回忆着。

然而,她紧接着振声强调:“但是即使是那一点点时间也非常舒服,特别舒服。”

这些非常规热水“袋”、热水“瓶”,本身的热量并不多,在冷天里只是杯水车薪。然而它们是能够直抵内心的温暖,与志愿者的付出一样,激起的感动在人心里久久荡漾。

冬日支教记

本报学生记者 谢非凡

在上学期的寒假前后,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和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发起了“竹蜻蜓”云支教志愿活动。“竹蜻蜓”支教活动以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志愿者会按照自身擅长科目与小朋友配对,并利用会议软件、图文聊天等形式进行线上“一对一陪伴式”支教。此次寒假支教内容主要有两大块:一块是日常教学,注重解答小朋友在学业上遇到的难题;一块是主题任务课堂,例如新年的趣味课堂和亚运课堂。志愿者需要结合孩子们的需求以及志愿者的自身优势,开展多元化课程,设计原创趣味性课程,给孩子们带来半个学期的陪伴式教学。我校人文学院中文2103班的林茏和林宣彤便参加了此次支教活动。

作为校志协的一员,林茏在了解这个活动之后积极地分享给自己的室友林宣彤。然而,两人在报名前都经历一番思想斗争。“活动开始前一直在想会跟怎样的小朋友见面、我们之间要怎么沟通交流,也在思考自己是否能够通过这项志愿活动真正给到他们一些切实的帮助。”这是林茏的焦虑。不约而同地,林宣彤也在想自己“到底能不能给支教的小朋友传授有用的知识”。师者自古被赋予传道授业解惑的大任,因此这项志愿活动对于她们而言,不仅是一个一时善意驱使的决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但既然参加了此次志愿活动,她们便下定决心克服艰难去做好它——为了远在千里的小朋友们。在元旦当天,两人通过钉钉与自己的小朋友进行了“破冰”活动,互道新年祝福并沟通上课的相关事宜。“小朋友超乎意料的开朗和健谈提高了交流的效率,所以我们很快就熟络了起来!”林茏在提及此次破冰时,还有掩不住的激动和喜悦。高效率的沟通之下,她向小朋友细细阐明了自己对课程的设想与预安排,与此同时也充分考虑小朋友的意愿诉求,并将二者相结合,制定了一份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小朋友英语水平较低,所以针对他的薄弱学科,林茏适当放慢讲解的速度,给小朋友充足的消化和吸收时间,适当调整难度,助力夯实英语基础。

与主要教授英语的林茏不同,林宣彤的支教对象是一位四川达州的初三学生。中考任务迫在眉睫,相较而言难度更大、任务更紧、压力更大。川浙教材的不同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为了追求更好的授课效果,林宣彤翻遍了达州当地的中考历年卷,浏览器收藏夹里满满当当全是当地中考的相关资料。然而,困难远远不止如此。

“最大的困难是小朋友的设备问题,我无法收听到小朋友的声音,所以基本上就是小朋友打字与我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上课的进度,上课的互动性与趣味性也随之削减了一大截。”林宣彤遗憾地说道。

在学习课堂之外,支教志愿者们与小朋友的关系更像是兄弟姐妹。在新年趣味课堂上,林宣彤和她的小朋友互相给对方寄了新年贺卡,一句“世间山河之广,祝你事事都如愿以偿”的祝愿,一幅精心绘制的虎年插画,背后满满是小朋友对她的喜爱与感谢,或许这才是除夕夜里最为熨帖的祝福。

对此,林茏也深有体会。林茏的生日正好在寒假期间,细心的小朋友在初识时便牢牢记住了,并在生日当天送上的真挚的生日祝福与感谢。林茏红了眼眶,她坦言:“我曾认为志愿者的可贵之处在于俯下身、伸出手,给孤独以温暖,给绝望以希望。但是现在我才发现,原来志愿活动是志愿者与被志愿者的双向奔赴,他们的善意也在温暖着我。”

志愿活动不仅仅带来两颗炽热的心的相遇,还为志愿者带来一生难忘的宝贵经历和能力的提升。

“整个上课的过程也是我自身对过往知识的再学习,上课还大大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因为我需要不断思考如何能让小朋友清楚地捕捉到重点,真正学到知识。当然,最开心的还是能认识到可爱和认真的小柔小朋友。”在问及此次志愿活动为她带来了什么时,林宣彤如是回答道。林茏也赞同到:“我很开心能够见证在中国另一端的孩子们的成长,与他们在生命旅途中收获美好。在与小朋友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变得更耐心、更细致,还收获了与孩子们亦师亦友的珍贵友谊。”

也正因为自己曾体会过如此“怦然的美好”,林宣彤和林茏才更希望“竹蜻蜓”云支教活动能走向校园的每一位学生,让大家共同传递云“爱心”与“知识”。

叮叮!请上车

本报学生记者 麻诗驿

“浙工大的学生真的很幸福哎,有专车还有志愿者。”

返校,注定是一个疲惫的旅程:当你坐完一段或漫长而无聊的高铁后,仍然需要拎着大包小包前往目的地。考虑到学生出站返校不方便,2月18日至20日,浙江工业大学安排240个返校接车班次,同时也召集了140多名志愿者,参与接站及返校服务,帮助7000多名莘莘学子平安返校。“红马甲”们在每个接站点指引路线、搬运行李,以不竭的热情点亮最美的“志愿红”,在高铁站外编织成一条耀眼的“红线”。在此,我们采访到了本次东站返校接站志愿者的领队——健行学院工业工程2001班厉春涛。

厉春涛介绍说:“早晨七点,志愿者们就要陆陆续续到岗。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举着‘浙江工业大学返校接站’的牌子的;有协助老师检查同学们的校园通行码的;也有帮助同学搬运行李、帮助公交车司机清点人数的;到了学校还有检查体温的。”一出站便能看到“浙江工业大学”牌子,为经历旅途的工大学子提供了莫大的温暖和安全感;上车前后都有人搬运和照顾行李,身体的疲惫感渐渐消失……而这离不开志愿者们从晨光熹微忙碌到夜幕降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热情与笑颜温暖每一个工大学子的心。

“同学你好,没有预约过校车的学生可以坐吗?”据了解,有很多同学没有提前预约过校车,他们都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上前询问志愿者。“当然可以,还有位置,这边上车!”厉春涛回忆到,

“一开始是要验证预约短信的,因为公众号之前有发过推文来预约公交车的班次。但后来我们发现有许多同学事先没有了解到这个情况,而校车本来就是为同学们服务的,所以即使没有预约过,我们也尽量让他们上车。”

“你们的志愿者工作做得真棒,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校车的所在地, 而且大家有序地排着队。”“其实,一开始也没有这么顺利,车站来往人员众多,有同学也因跟随人流上错过车。但在我们意识到这点后及时调整了接客方案,以保证大家都能安全到校。因为之前杭州疫情严重,我们的组织工作也有限,只是进行了线上培训,没有去车站踩过点。所以在这三天中,我们也是在不断摸索进行,努力变的越来越熟练,变的越来越好。”厉春涛笑着说到。而在这过程中,志愿者在遇到其他有困难的旅客,也会热心帮助指明路线。除了遇见本校同学以外,厉春涛也遇见了许多外校同学。“他们对工大这种三校区包车接送的行为和能力非常羡慕,这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自豪和底气。”

“很开心能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我的寒假!”这是厉春涛在志愿者活动结束后发的一条朋友圈。他表示,虽然此次志愿工作并不复杂,但需要很强大的体力与毅力,一整天都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即使时常寒风冷冽,手脚冻得麻木,口罩湿透,但他们仍努力保持好自己的状态,不辞辛苦,不畏劳累,用他们的热情迎接工大每一位返校的学子。返校最后一天,杭州放晴,天公仿佛在迎接每位返杭的人,亦是在肯定志愿者们的工作。

从出站到进入校园,一路上志愿者的陪伴与帮助,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作为工大学子的幸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者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收获了快乐。此次校车之旅,工大的温度,让同学们的返校之路不再寒冷!


浙江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583次访问,全刊已有619265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