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校与德清县在莫干山校区开展植树活动

摘要:  本报讯 春和景明,水暖风煦,生机勃发。3月12日上午,学校与德清县在莫干山校区开展植树活动。王琴英、敖煜新、罗国建、张林华、杨明连等德清县四套班子领导,李小年、胡伟、陈杰、郑春晔、金晓明等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出席植树活动。德清县和我校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植树活动。  此次植树点在莫干山校区图书馆东侧,大家挥锹铲土、围堰浇水,共同种下象征校县合作的友谊树,并在植树间隙不时交流校区建设的最新进展。德清县委书记王琴英表示,德清将持续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入,把莫干山校区建设成为“要颜值有颜值,要内涵有内涵”的美丽校园。校长李小年感谢德清为学校创造了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并表示学校会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质,丰富文化内涵,打造优质的育人环境。  据悉,此次植树点选种的品种为樱花树。待到樱花盛开之时,满树烂漫,如云似霞,这里定会成为学校师生和广大德清市民心驰所往的一处新景。  (党委宣传部)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磊
来我校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调研

摘要:  本报讯 3月12日下午,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磊一行来我校,专题调研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建设情况,听取中心工作汇报,现场协调解决中心发展问题。省委宣传部舆情信息处处长陈清贵、副处长谢鸣、新闻阅评与协调小组组长许春初等陪同调研。学校党委书记蔡袁强,党委副书记陈杰,中心负责人何智蕴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中心骨干教师等参加了调研会。会议由陈杰主持。  会上,何智蕴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运行机制和研究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中心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思路和建议。与会人员围绕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舆情研究选题、舆情信息获取的方式、舆情研究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赵磊充分肯定了六年来中心所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将进一步支持中心的建设发展。赵磊对中心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继续做好、做精浙江社会舆情监测项目,持续关注浙江社会发展,推动形成核心优势品牌。二要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和平台,实现互通共享,注重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咨政建言报告。三要统筹推进年度重点选题、专项委托课题和自主申报选题的研究,当好参谋智囊。四要发挥学校综合性学科优势,产生一批具有工大特色的智库研究成果,培养一批舆情研究的知名专家。  蔡袁强代表学校对赵磊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感谢省委宣传部一直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蔡袁强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支持和推进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智库建设的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抓好中心建设的各项工作。二是全面统筹学校优质智库资源和研究力量,强化舆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培育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智库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和经费保障力度,给与更多的政策倾斜,高标准支持中心建设。  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是省委宣传部批复设立的,由我校承担建设的省内第一家社会舆情专业研究机构。中心成立六年来,聚焦公共政策与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大舆情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和党中央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咨询服务。2015年,中心被中宣部舆情局增列为社会舆情直报点,2016年入选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2018年入选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  (党委宣传部 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

杭州市常务副市长戴建平来校调研

摘要:  本报讯 3月9日上午,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建平,副秘书长毛根洪,市外办主任王进,西湖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董毓民来校调研。我校党委书记蔡袁强,副校长虞晓芬,校党委委员、学校办公室主任金晓明,西湖区政府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戴建平一行来到屏峰校区家和东苑留学生楼,询问了解了我校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的开展情况,认真查看留学生寝室楼内的防控措施。调研中,他听取了我校关于留学生、外籍教师和境外师生的基本情况汇报,以及学校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主要举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把留学生、外籍教师、港澳台师生以及出国留学师生群体纳入学校疫情防控总体部署,精准组织,精准排摸,精准管控,精准宣传。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发展,学校把防控境外输入作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调研走访中,戴建平指出,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境外疫情的发展,我们要把防控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摆到重中之重位置。他强调,面对留学生、外籍教师、外籍专家等,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同时,也要做好服务,讲清政策,耐心劝导,保障到位。戴建平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工作联动,共同应对输入性疫情风险。他强调,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管控要求,巩固好前期疫情防控成果。(党委宣传部)

西湖区委书记高国飞
来校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摘要:  本报讯 3月11日上午,西湖区委书记高国飞,区委常委高卫星,区政府副区长钱志清,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马冬娟来校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我校党委书记蔡袁强,党委委员、学校办公室主任金晓明,西湖区政府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座谈。  座谈会上,高国飞听取了我校关于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的汇报。疫情发生以来,我校始终深入贯彻中央、教育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研究落实重点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要求,有条不紊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学校把防控境外输入作为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中之重,继续严格做好师生信息“每日一报”工作,全面摸清“五类群体”。继续切实做好“四个精准”,一是精准组织,健全工作机制;二是精准排摸,尽快摸清底数;三是精准管控,严格分类管理;四是精准宣传,做好舆情监控。  高国飞对我校支持双方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表示感谢,并介绍西湖区“九个要”的防输入举措,底数要清,程序要明,方法要有,管控要严,舆情要控,协作要好,主体要实,属地要强,监督要严。他指出,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可控,成效显著,我们在防疫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随着境外疫情的发展,我们要严格管控,精准防控,共同应对输入性疫情风险。高国飞表示,学校和地方要做到联合管控,信息畅通,人员联动,工作协同,坚决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  座谈会前,高国飞一行到屏峰校区家和东苑留学生楼调研,询问了解我校防控疫情境外输入工作的有关情况。  (党委宣传部)

我校省特级专家梅新林教授作词创作抗“疫”歌曲《英勇不屈的武汉》

摘要:  本报讯 3月10日,由我校和浙江音乐学院共同创作录制完成的原创抗“疫”MV 《英勇不屈的武汉》 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青年报官网、新蓝网、浙青网等媒体发布上线,以艺战“疫”,以音乐的力量,致敬抗“疫”英雄,坚定必胜信念。  该作品由我校省特级专家梅新林教授作词,浙江音乐学院指挥系教师朱慧作曲、声乐歌剧系教师刘涛演唱,用深沉浑厚、铿锵有力的歌声助力抗击疫情,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党委宣传部)

学校召开首批“课程思政”改革试点
课程建设情况中期检查交流会

摘要:  本报讯 3月10日上午,学校召开首批“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建设项目)建设情况中期检查交流视频会议。副校长虞晓芬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务处负责人、宣传部相关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相关学院教学负责人及立项课程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负责人主持。  会上,各立项课程负责人对课程建设情况做了汇报;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对“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进展情况做了介绍。  虞晓芬在会上表示,各位立项课程负责人在前一阶段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有很多思考和实践,将“课程思政”植入了教材、教案,融入了学生作业、学生调研,发表了论文,取得了初步成效。对于下一阶段“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虞晓芬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课程思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首批“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建设要代表工大水平,要在全校乃至全省树立标杆。二是要全面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进一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结合课堂、作业和实践教学的开展,把“课程思政”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做好成果的总结、评估、宣传、推广。希望教师认真收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保存好学生作业和学习心得,把教学一线形成的创新成果及时汇总和提炼,通过推荐论文发表、公众号推广、新闻报道进行宣传、推广。四是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注重团队合作,要让更多的教师共享成果,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团队中来,实现共享共赢。  会上,教务处负责人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课程思政”是学校2020年本科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接下来,要花大力气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建设,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成更多的工大“课程思政”精品课程。    (教务处)

《中国教育报》 、 教育部门户网站等
报道我校课程思政实践

摘要:  本报讯 近日,教育部门户网站、《中国教育报》 三版新闻 ·要闻版、学习强国平台、央广网等相继报道了我校人文学院“西湖诗会”特别策划“战疫 ·声音的力量”名家接力诵读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人文学院发起,学校特聘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语用司原司长姚喜双教授总策划,新中国第一代播音员葛兰、陈醇、关山等,携方明、虹云、傅華、敬一丹、原杰、肖玉、王世林、欧阳夏丹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老中青三代播音员、主持人及部分地方台和学界名家、高校播音专业教师、高校学生共同“云录制”完成,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据统计,截至3月11日,“战疫 · 声音的力量”接力诵读活动,共征集到包括播音界、朗诵界知名专家以及高校播音专业师生在内的诵读作品127首。日前,几十首名家作品已融入浙江工业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在线教学课堂,成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最新鲜的生动教材,未来也会成为播音及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希望高校学生在诵读学习中真切体会到“四个自信”与爱国情怀,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范例。  (党委宣传部)

我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摘要:  本报讯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 《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号),我校申报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备案。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家现代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的新工科专业,该专业综合机械、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我校新工科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机器人科学和技术知识,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管理、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能在机器人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工作,能解决机器人工程相关领域复杂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近年来,学校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的指导原则,建立起“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四新”(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建设思路,学校主动布局增设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产业急需的,契合学校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学科基础好的专业。2018-2020年,相继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生物制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五个专业。新增专业的特点都为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技术、新产业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今后,学校将继续以“四新”建设为引领,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体系、方法、评价、文化等,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    (教务处)

浙江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3152次访问,全刊已有614551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