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报》  

第01版:要闻版

袁家军省长形势报告在我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摘要:袁家军省长形势报告在我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本报讯 党委宣传部 12月27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来到我校屏峰校区,围绕科技创新主题,为师生作形势宣讲报告。报告中,袁家军强调,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打造科创高地。宣讲中,他寄语工大青年,要下非常之功,成时代新才,形成基础扎实的“初速度”,练就方法管用的“加速度”,画好向上向善的人生曲线。报告会上,袁家军回答了8位师生代表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  形势宣讲报告内容迅速在我校广大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12月29日,学校党委召开党委会,专题学习袁家军省长形势报告。连日来,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机关党委及相关学院第一时间通过座谈会方式深入学习报告内容。大家纷纷表示,袁省长所作的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倍感亲切和鼓舞。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站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现状、未来的高度,切实强化“四个服务”意识,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要按照袁省长对浙江工业大学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把“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科研成果和思想智慧转化阵地”要求尽快落到实处。  理学院院长林强教授说,有幸现场听了袁省长所作的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形势宣讲报告,并对学校提出了要努力建成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高地,感觉非常振奋,觉得我们科技工作者大有可为。袁省长是航天领域的专家,对科技创新的规律与特点理解很深,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深入,深受启发和鼓舞。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科技创新要以国家需求为牵引,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科研竞争力,才能不辜负伟大时代给科技创新带来的伟大机遇。  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池仁勇表示,袁省长的报告系统、科学、高屋建瓴,对高校教师的鼓励让人振奋,尤其是充分肯定了我校在全省高校建设中的地位和成绩,这将鞭策我们不断开拓进取。学校在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性大学的道路上,一定要以“科技创新”为“牛鼻子”,主动对接省重大产业发展需求,以“八大万亿产业”为重点,以科技政策为导向,全面做好学科建设的战略布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坚持问题导向,集聚资源、协同创新,着力解决省重大理论和学术难题,切实将政策研究落到实处。  法学院教授、学术期刊社主任石东坡表示,袁省长在报告中对学校提出了要努力建成科研成果和思想智慧的转化阵地,作为教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在伟大时代的伟大斗争中提供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真知灼见及其建言献策,这就是袁省长所强调的立足学科集成、学科交叉、学科深化而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鲜明航标。他表示将依托学科建言咨政,自觉将智库建设作为学科建设、话语建设和实现大学职能的重要依托,在有效和卓越的智库服务中引领和推动学科发展深化,形成智库咨政与学科夯实之间的良性运行机制。  校团委书记、学工部副部长、材料学院党委书记陈耀表示,袁省长在报告中殷切期望青年学生要加快成长成才,尤其是关于青年成长规律的论述情真意切、鞭辟入里,给广大青年做人做事做学问以莫大的启迪,为我们科学掌握青年特点,深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个下功夫”的要求,学深悟透袁省长的报告精神,着眼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能力提升、习惯养成、性格锻造、毅力锤炼,以追求卓越为舟,以家国情怀为桨,在人才培养的手段方法上更加用心、用力、用情,持续激发学生锁定人生目标、提高理想抱负、强化奋斗意识,为青年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初速度”,练就方法管用的“加速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琦认为,袁省长的报告从全球创新发展大势,谈到我国、我省创新驱动改革的责任与使命,再到对我校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殷切期望,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令人振奋。特别是袁省长在与师生互动交流时,用自己的奋斗故事深入浅出地道出了青年的心声,让人亲切备至,也为新时代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一份子,深受袁省长报告的感召与鼓舞,要在“引导学生踏踏实实修好品德,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增长才干”的道路上努力做好青年学生的领路人,不负时代,不负使命。建工学院青年教师付传清副教授表示,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的知名科学家,袁省长既能深刻透彻地讲科技创新,又能准确生动地做形势宣讲,整个报告对我们可谓是“量身定做”。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我们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只要抓住机遇,人人都有发光的机会,而且当今社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这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实干的驱动力。作为高校教师,要将科技创新贯穿于科研、应用于教学,为培养优秀人才保驾护航的同时,也画好自己向上向善的“人生曲线”,书写壮美的人生篇章。  机械工程学院2015级本科生王瑞权说,有幸参加袁省长所作的形势政策报告,获益良多,尤其是省长提到新一轮以绿色和智能为特征的科技创新革命已经到来,并语重心长地勉励我们,在大学时期要设立清晰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培养好的习惯、性格和毅力。对我们工科生来说,这样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既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努力为中国智能制造添砖加瓦。  外国语学院2016级本科生姜悦晴表示,袁省长在报告中多次提到科技创新和世界互联网大会,并充分肯定了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工作和良好风貌。自己很荣幸有机会向省长提问求教,并得到了省长关于提高大学生修养,展现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见与建议,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她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学习,培养大局观念,自信地在国内外嘉宾面前讲好工大故事、浙江故事和中国故事。  人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应丰蔚认为,袁省长在报告中指出,我省要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来掌握发展的先机,把绿色产业、智能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这为我们学习与研究指明了方向。在交流中,省长更是对我们提出了树立人生目标,把握初速度、提升加速度的要求,这也让我们明确了需要向哪跑、如何跑的问题。作为研究生,我们要牢记省长嘱托,做到六个下功夫,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加快成长成才,为浙江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贡献青春力量。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2017级博士研究生窦言东说,袁省长在报告中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阐述了下一阶段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方向与重心,并对寄语我们广大青年学子要加快成长成才,按照总书记“6个下功夫”的要求,早日成为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博士研究生,他将以身作则,积极总结过去的收获与不足,以笔为戈,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时代新人,为进一步深化我省科技创新工作贡献智慧力量。  下一步,学校将专题学习贯彻落实袁省长对学校提出的希望和要求,研究“对标一流、发挥特色,努力建成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科研成果和思想智慧转化阵地”的系列举措,以加快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省长袁家军来校作形势报告

摘要:省长袁家军来校作形势报告   本报讯 12月27日下午,省长袁家军来到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围绕科技创新主题,为师生作形势宣讲报告。  省政府秘书长陈新,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省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应雄,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出席报告会。学校党委书记蔡袁强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上,袁家军聚焦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与我校师生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把创新放在新发展理念的第一位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出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科技与产业“双向融合”;突出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及“三步走”目标。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人类生产、生活、生态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我们要坚定不移抓机遇、用机遇,奋力创新争先,勇攀科技高峰。  袁家军指出,实施科技新政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浙江行动,旨在围绕建设创新强省总目标,强化高新企业、高新技术、高新平台三大支撑,建立健全“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业创新生态圈,打造“互联网+”和生命健康两大科技创新高地。科技新政突出未来技术、未来产业,瞄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端制造三大主攻方向,集中优势力量抓好重点产业突破,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希望浙工大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导向,对标一流、发挥特色,努力建成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培养基地、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科研成果和思想智慧转化阵地。  报告会上,8位师生代表分别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省长踊跃提问,袁家军一一作了认真回答,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在回答如何当好新时代大学生时,袁家军说,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希望大家确定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博涉多优,形成基础扎实的“初速度”,练就方法管用的“加速度”,赋予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坚韧毅力,画好向上向善的“人生曲线”,用顽强不懈的奋斗标注壮美人生的新高度。在回答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有何建议时,袁家军说,鲜花和掌声的背后,都是艰辛的汗水。青年人创新创业要在浙商精神中汲取力量,吃得起苦、经得住磨难、耐得住寂寞,在拼搏中闯出一片天地。在回答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做好科研工作时,袁家军说,要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实现跨学科综合集成,不断提高科研竞争力,不辜负伟大时代给科技创新带来的伟大机遇。  蔡袁强主持报告会时表示,学校要坚决贯彻落实好袁省长对浙江工业大学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推进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对接浙江省重大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培养的基地;二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成为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高地;三是提升学校服务数字经济、支撑高端装备制造、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能力,成为科研成果和思想智慧转化的阵地。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报告会。

陈鹰同志任学校副校长

摘要:陈鹰同志任学校副校长   本报讯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中共浙江省教育厅委员会分别下发干部任免通知(浙政干〔2018〕40号、浙组干通〔2018〕509号和浙教党干〔2018〕7号),陈鹰同志任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保留本科高校正职待遇。

学校举办第三届“杭州·青年学者论坛”

摘要:学校举办第三届“杭州·青年学者论坛” 本报讯 人事处 12月22日至24日,学校举办第三届“杭州·青年学者论坛”。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师资处吕华处长、省专家与留学人员服务中心陈华良主任等上级部门领导,校长李小年,沈寅初院士、高从堦院士、郑裕国院士,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昌祖,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郑春晔,校党委委员、学校办公室主任金晓明,各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副校长虞晓芬主持。本届论坛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学科分论坛和高层次人才岗位签约聘任等环节,共吸引了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132名优秀青年学者参加。  李小年在开幕式上致辞,对各位青年学者的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绵延百年的发展史。他指出,学校有优越的办学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育人环境、高端的学科平台、完备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更有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他表示,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学校切实把满足人才成长发展需要放在首位,“尊重学术、重才爱才”已蔚然成风。他指出,学校刚刚成功召开第七次党代会,将在新的征程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实施开放强校战略和文化强校战略,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李小年强调,优秀青年人才是学校的希望、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新时代的工大要承载事业发展的新使命,尤其需要一大批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学校将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供更有品质的人才服务,创造更优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青年人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开幕式上,人事处负责人介绍了学校人才人事政策等内容。主论坛上,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青王建国,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长江青年学者张文安,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国家青年人才朱艺涵,耶鲁大学博士后、参会青年学者吕兴霖作了专题报告。  23日下午,各学院(研究院、中心)等20个分论坛同时在朝晖、屏峰校区进行。各学院、学科负责人与参会学者就学科平台、科研创新等内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邀请了部分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  24日上午,学校举行了高层次人才岗位签约聘任仪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参会学者关心的人事、科研、教学等问题进行了解答说明。签约聘任仪式上,副校长虞晓芬代表学校与申报人才计划意向的青年学者代表签订了协议书,并为签订高层次人才岗位拟聘用协议的65位学者代表颁发了高层次人才岗位聘书。  “杭州·青年学者”论坛自去年创办至今已是第三届,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本届论坛收到的海内外学者参会申请已超千份。论坛旨在为海内外青年才俊搭建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平台,通过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人才洽谈等形式,共同研讨前沿热点学术问题,促进海内外青年学者互动交流,加强不同研究领域的合作,同时加深对学校的全面了解,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学者来校发展。

学校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获奖数量再创新高
我校5项成果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摘要:学校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获奖数量再创新高我校5项成果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本报讯 教务处 方学礼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批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教师〔2018〕21号),我校5项成果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作为参与单位,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并列第35位,浙江省属高校首位。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并称为我国四大国家级奖励,每四年评审一次,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意义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国家级奖项。此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取得的优异成绩充分体现了我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特色与成效,也是对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充分肯定。学校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践行“四个回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标题新闻

摘要:标题新闻   ○我校18位教师入选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我校获批首个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我校药学院新获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发挥协同创新优势,创建一流高峰学科
加快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学院

摘要:发挥协同创新优势,创建一流高峰学科加快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学院   编者按学校第七次代表大会于2018年10月26日-27日胜利召开。学校党委书记蔡袁强在党委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学校“建设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学校实现“强校梦”“名校梦”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凝聚了力量。勇立潮头谋发展,追求卓越谱新篇。即日起,《浙江工业大学报》、学校网站、头条号等校内媒体联手开辟《开启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专栏,推出部分单位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系列学习文章。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在全面推进内涵式发展、力争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的关键时期召开,为学校新时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道路和目标。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优势,努力创建一流高峰学科,扎实推进“区域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学院”建设。  一、过去六年的主要成绩学校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学院、协同中心以筹备和建设“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为契机,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改革,以新药链式创新机制为纽带,逐步形成了绿色制药特色核心、药学多学科支撑协同、人才仪器品牌资源共享等创新机制。  (一)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果。坚持专业建在优势学科上,坚持科研反哺教学。制药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药学专业型硕士学位点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专项审核评估,获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优势专业1个。根据中国科教评价网2018年发布的数据,制药工程专业列全国第5位,研究生教育药学学科列全国第11位,药学专业硕士列全国第2位。(二)国家级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2013年,以药学一级学科为主体申报成功“长三角绿色制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和学校首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含绿色化学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部级科研平台5个,已探索出一条紧扣产业发展、以应用研究为先导、优势资源互补融合的平台建设路径。  (三)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药学一级学科列入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入选“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第一批重点建设学科;获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药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档;新设机械化学新兴交叉学科。  (四)科学研究取得新成就。六年来,学院、协同中心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90项,其中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7项;发表三大索引论文5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60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专利金奖2项,优秀奖2项。  (五)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六年来,引进专任教师55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外专千人”1人、“国家千人”1人、“省千人”4人、“钱江学者”2人。教师中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201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五年一评)1项。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拓展。获得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1项,先后聘请美、日、加、俄等国知名高校专家25人;设立海外协同创新波兰分中心;获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3项,获省级国际合作项目1项,获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海外一流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累计有21名学生参与联合培养项目,180名学生参与暑期访学项目,330名学生参与中心暑期国际化短学期项目学习。  二、下阶段发展思路与工作举措第七次党代会为学校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未来五年,是学校形成区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架构、达到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水平的关键时期,也是学院、协同中心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药学学科跻身全国一流学科行列的关键时期。  学院、协同中心将紧紧围绕校第七次党代会的战略规划和战略部署,坚持学科建设主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围绕医药产业需求,坚持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优势,坚持以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质量为核心,“对标对表”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学院”。  一、坚持“对标对表”,加快推进一流高峰学科建设。  坚持精准对接,按照学科评估要求,进一步凝练药学学科研究方向,推动药剂、药分、药理二级学科的快速发展,将中药学纳入药学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有规划有重点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强优势、补短板,培育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方向带头人。利用协同创新优势,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瞄准学科前沿和区域战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二、坚持“立德树人”,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一流本科教育。加强实践教育,发挥药学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和学生中试基地作用;依托协同中心人才培养资源、模式、经验,逐步辐射到药学、大化以及其它专业,推进“复合型”药学人才培养;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等协同单位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实质性的联合培养。  (二)打造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扎实推进药学一级博士点建设,构建与学科建设相适应的研究生专业教育体系,为三年后的一级博士点专项评估做好充分准备;狠抓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广协同中心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探索以研究所为基层单位的研究生选拔机制;健全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推进分层分类培养;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海外名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加强研究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研究生理想报负水平。  三、坚持需求导向,持续产出一流科技成果。  强化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国字号”平台的内涵建设,为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改革科研成果评价考核体系,强化团队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服务区域需求,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国际创新力量合作,加强攻关和创新研究;有效支撑浙江八大万亿产业和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主动征集设计研发项目,凝练产业领域科学和技术重大问题。  四、坚持引育结合,整体提升人才队伍水平。  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根据学科方向按需补缺、引强补弱;积极对接省内、学校新出台的人才政策,完善现有人才激励机制,实施“高级职称教师海外研修计划”,做好各类人才项目推荐和服务工作。推行未来人才培养机制,实施“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海外支持计划”,培育优秀青年学者。依托“绿色制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吸引聚集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五、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打造自觉追求卓越的优秀文化。  建院18年来,学院秉承“天人合一,循理精炼”的院训精神,形成了“学术为先、师生为本、大气包容”的学院文化。下一步,将深入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的融合,加强凝聚力文化、学术文化、荣誉文化、校友文化建设,充分激发全体师生的主人翁精神与创造活力,凝心聚力为争创一流高峰学科提供思想保障。  学校的第七次党代会,开启了学校事业发展新征程,指明了学校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方向。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将全面贯彻党代会精神,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发挥协同创新优势,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T

第02版:综合新闻

纪念工业催化博士点批建20周年(下)

摘要:纪念工业催化博士点批建20周年(下)   编者按今年,是我校首个博士点工业催化博士点批建20周年。博士点的批建是学校当时学科建设和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是学校学科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学校办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报将分两期刊发浙江省特级专家刘化章教授 《纪念工业催化博士点批建20周年》文章,重温工业催化博士点的建设历程。在《2002中国大学研究生专业第一名排名榜》中,我校工业催化列全国同类专业第一名,表明工业催化专业整体水平达到全国一流。  2003年,工业催化博士点成功申报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我立即招收了第一名博士后研究生。2009年获得“省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针对博士后研究生的招生比较困难,我作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曾向学校提出了提高博士后研究生待遇的建议,并被采纳。  2005年,工业催化博士点与生物化工博士点联合申报成功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我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零”的突破并成为浙江省属高校首批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之一。随之,一级学科中3个非博士点学科(应用化学、化学工程和化工工艺学科等)自动升级为二级学科博士点,并自设了材料化工博士点,博士点总数一下子就达到6个,使我校,特别是化材学院,研究生教育跨上新的台阶,形成新的局面!  至2007年,本学位点完成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3个标志性的平台建设,成为我校唯一集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博士点于一体的科研、教学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了我校“四个零”中的“三个零”的突破,使我校教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它是我校最具实力的学科之一,也是我校乃至我省的一个标志性学科。  经过20年的发展,本学位点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本学位点团队成员44人、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11人,其中包括一批国家和省部级人才,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4人、国家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杰青、中组部青千计划人才各1人等一批国家级优秀人才。另外,还有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7人、钱江学者2人、浙江省“151”各层次人才13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千人计划和省领军人才各1人等一批省部级优秀人才。团队成员荣获《侯德榜化学工业科学技术奖》成就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科技进步重大贡献二等奖、省功勋教师、省优秀教师等各种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团队中产生了浙江省政协委员4人,其中常委1人,还涌现出我校第一位土生土长的校长和副校长2人、正处级干部5人、校办企业厂长4人等。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7年本学位点已经培养研究生660多名,其中博士150余名。目前,在读研究生160多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0人。  这20年也是学校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20年!截至2017年底,学校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从最初的1个发展到3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1个分别增加到9个和6个,博士生导师从当初2位增加到325位,已形成一支庞大的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现有各类在读研究生966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8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2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63人。三、研究生教育的几点认识和体会我校研究生教育是从1982年徐宗嗣先生领衔的化学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点开始的。我是从作为李小年读硕士、博士时的副导师开始学习做研究生导师。1995年工业催化获硕士学位点后,我编写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撰写了《催化作用导论》硕士学位课程教材和课件,并授课至2010年;1998年编写了工业催化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撰写了《催化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课程教材和课件,并授课至2012年。现都已经交给青年教师授课。迄今已经培养了80多名硕士和博士。教学生涯中唯一令我遗憾的是,没有直接给本科生授过课。  根据20多年从事指导研究生的感悟,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1、做人重于做学问,人格培养重于知识教育。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改变人生!我始终认为做人重于做学问,首先要做好人,学问未做好可以继续努力。我不能容忍任何学术不端行为,没有合格地做人,任何所谓成功都是最大的失败。人格培养重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人格才是他们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教育家唐文治:“欲成第一等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爱因斯坦:“很多人认为一个伟大科学家的成就是靠他的才智,他错了,是人格”。研究生正是奔“三十而立”的人,立在哪里?立在健全的人格基础上。诚实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质。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居然连诚实都做不到,那所谓的教育成果都是空的。  研究生导师应该德才兼备,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扎实而广博的专业素养以及强烈的责任感。研究生导师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研究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在学识和品质方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自我修养,用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勤奋刻苦的敬业精神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做人做学问双方面都得以受益。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做学生最好的表率。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心里都有一杆秤。  2、思维训练重于知识学习。大学毕业生一般应该没有看不懂的书,而人类的知识正在以爆炸式膨胀,要掌握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生教育的价值不在于知识学习,而在于思维训练,这是人们通过教科书所学不到的。  思维训练应该贯穿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和学位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  (1)课程设计应包括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科学中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相关课程。因为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不同,而课程设计及其教材主要应该是“科学性的”而不是“知识性的”,例如绿色化学。在课本知识学习中,要注重于掌握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不应本末倒置着眼于具体知识的堆砌。只有在掌握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学习才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课堂教育,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  (2)在学位课题研究过程中,加强工程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的训练。从培养人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来看,不同科学的基本方法是不同的。自然科学是科学的方法,即区分“真”与“伪”。工程学是工程的方法,即区分“优与劣”或寻优的方法。工程科学的活动与成果需要接受社会道德、伦理、法律、人文传统的考验,即判别这一行为的“善”与“恶”、“美”或“丑”。现在从小学到大学培养人的方法基本是科学的方法,工程的方法教得还不够多,工程技术知识培训和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缺乏工程实践训练。因此,对于工科研究生,必须强化研究生的工程技术知识教育和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工程化能力。  从培养人的思维的基本形式来看,中小学教育和艺术美学是形象思维,而研究生教育和工程学的基本方法是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两者有着本质区别。因而要注重抽象思维方法的训练。  我在指导研究生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独立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放在首位,鼓励学生用哲学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养成严密的逻辑思维、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的批判精神。它将使研究生终身享用,无论现在学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事业,做什么工作,概无例外,终生享用不尽!在学术和学风上,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道德,在灵魂深处筑起一道“防火墙”,抵制一切学术不端行为。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经过严格的思维训练,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并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研究生。这是我指导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思想,也就是同学们在学校应该学到的精髓,也是同学们应该具有的学习价值观!

张亚萍:书香为伴,踏遍河山

摘要:张亚萍:书香为伴,踏遍河山   她是浙东山区的人民教师,远赴新疆支教两年。她的家庭遍地书香,诠释了小家大爱,被授予“浙江省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荣誉称号。她就是我校生物与环境工程2001届校友、余姚市梁弄镇初中教师——张亚萍。  张亚萍,从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浙东山区学校任教。2014年8月,她主动报名参加赴新疆阿克苏地区支教,返浙后,继续在余姚市梁弄镇初级中学任教,并任校长助理。她秉承“把握机会,努力奋斗,才有可能走出不一样的人生轨迹”的理念,在三尺讲坛上坚守教育情怀,曾荣获全国五好家庭、浙江省最美家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援疆人才、阿克苏地区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传帮带”优秀导师、宁波市三八红旗手、宁波市十佳阅读家庭等荣誉。以爱布道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张亚萍就一直在浙东山区学校工作。她倾洒了满满的爱给山区可爱的孩子们,给山区的教育事业,也收获了社会、学校、孩子们对她的深情。她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做好党员的率先垂范榜样作用,积极主动承担各项工作;工作中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富于开拓创新精神,为人师表,受到师生、家长的尊重和信赖;在教学管理方面,具有大局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勤奋求实,敢于拼搏,勇于奉献,乐于带动,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乡村教师之歌。  心系援疆2014年,张亚萍主动报名参加浙江省教育厅援疆支教工作,这一干就是两年。  援疆支教期间,她时刻以优秀援疆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践行“三问四为”精神,成长自己,成就他人。她致力于站好讲台,做好双语教师培训工作,一心奉献援疆支教事业;她努力做好办公室工作,协调好多方关系,协助支教团领导锻造一支精干的双语援疆队伍;她全力做好传帮带工作,积极开展送教帮扶工作,在课题开展、民汉结对等方面成绩斐然;她精心做好宣传工作,多渠道宣传援疆支教正能量,积极扩大双语援疆效应;她尽力做好民族、地区的架桥交流工作,搭建多种援疆途径,联系余姚当地爱心人士为库车当地学校捐赠书籍4800余册,联系余姚学校与库车学校开展多形式的结对共建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援疆工作的“浙江精神”。  两年内,她先后获得库车县优秀援疆教师、阿克苏教育学院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阿克苏地区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传帮带”优秀导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援疆人才等荣誉,并被记功一次。书香为伴张亚萍家庭能够成功全国众多的候选家庭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荣誉称号,这和他们一家人都是爱书之人分不开。书柜上的书自不用说,桌上、墙角、床边……最不起眼的地方都能看到书。据张亚萍介绍,自家的藏书已经达到四五千册,许多书还是她在学生时代购买的。她笑着说:“书越来越多,家里快塞不下了。”  在书香门第的熏陶下,张亚萍的孩子自然也成为了一名阅读者。而不仅仅局限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张亚萍还是一个热心阅读的“布道者”:她开辟了自己的阅读微信公众号,积极参与阅读推广活动,让现代社会中浮躁的人们提供一些静心阅读的文学。

第03版:大学生活

漫漫研路,他们都是追梦人

摘要:漫漫研路,他们都是追梦人——记2018年考研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清晨图书馆的第一批学子,他们是养贤自习室披星戴月的归客,他们整日笔耕不辍、全神贯注,他们目光如炬、步伐坚定,永不轻言放弃。他们,便是考研大军。  2018年12月22日,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吹响了号角,无数备战已久的学子手握纸笔,为了自己的梦征战于考场。12月24日,2019考研初试落下了帷幕。在这条漫漫的研路上,他们一路披荆斩棘,追梦筑境。站在更高的起点逐梦在经历了大学三年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生活环境后,他们再做出沉心备考的选择绝非易事。对于不少考研人而言,追求高学历是为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逐梦。人文学院的赵寅悦同学说,选择考研主要是觉得光凭本科的学历还远远不够,想通过考研去到一个更好更高的平台,接触更优秀的人。“多读书总是没错的。目标就是考上理想学校的学硕,争取直博。”曾任教高校规划的她,读研是一个顺理成章的选择。来自信息工程学院的徐博文同学表示自己很早就确定了读研目标,他一直对自己秉持着高标准,对学历也是有着硬性要求。尽管志不在研究,他依旧渴望通过读研来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提升就业质量。而建筑工程学院的吴琦同学是在大三的时候才最终确定了考研方向,当问及就业与深造的选择时,他简单粗暴地表示,自己是在看完本科生和研究生工资对比之后笃定了考研的决心。  而在另外一些同学看来,对专业的热爱或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是他们考研的动力。政管学院陈鑫琳同学表示,自己对于所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充满热忱,渴求通过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学习获取更深入、更专业的知识。同样,建筑工程学院的赵俊健同学也认为大学本科的教学内容还是不够深入。此外,他还对自己本科阶段认真程度不足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反思,希望通过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进行弥补。来自人文学院的李莎莎同学本科就读于中文专业,在参与学校驼铃剧社的活动过程中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说,2017年跟着郏耀鹏老师一起做剧本工作时收获的考研和做戏的经历在她的内心种下了一颗渴望继续研究戏剧的种子。因此,在面临未来抉择时,李莎莎回顾自己过去三年的大学经历,自觉确实喜欢戏剧到了一种不知疲倦的地步,同时也有心学习更专深的知识,便决定研报考导演专业的研究生。  多数考研人在走向未来的当口所做的并非是简单的二选一,而是进行了较为长远的规划与评估,抑或是水到渠成地踏上了考研之路。但也不难发现,还是有不少同学曾面临过纠结,在继续深造和就业二者间摇摆不定。政管学院的金涵同学坦言,自己就在考研和就业中间纠结了很久,想要考研但又觉得早点找到工作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早点有着落,想就业又不舍得放弃争取更多可能性的机会。在经历了大三上学期长时间的痛苦纠结后,她却几乎是下意识地买起了考研的书。如她所感,考研与否的选择其实是即将本科毕业的同学们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一次选择,绝非是一个晚上的头脑风暴就能思考清楚的,甚至在你做出决定之后还是很有可能动摇。当通过资料搜集与经验讨教获取了足够多的信息时,或许便能比较清晰地明了自己的内心真正渴求的是什么。“选择考研还是就业的这个过程,也算是给我一个弄清楚自己将来到底想什么的机会。”金涵说道。  考研党们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明确的规划,多数同学执着于读研。“如果考上了就继续往上努力,没考上的话就再来一年呗”,目标职业对学历有着高要求的赵寅悦如是说。陈鑫琳也表示,如果能够成功考入目标学校和专业的话,会选择好好读三年的研究生,然后到美国或者香港继续深造一年,攻读双学位。如果没能完成便会选择二战。在李莎莎的规划中,未来最好能读研,读研期间最好能解决就业问题。“如果今年考不上还会再考一年,要是再考不上……这个问题明年今日再问我吧。”李莎莎有些俏皮地回答道。金涵直言自己接下来的时间应该会去参加一些招聘会或者去投几份简历,先为日后面试积累一些经验。“如果这次考研失利而且惨不忍睹,可能会考虑边工作边继续准备考研,也会去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自信如徐博文似乎从未考虑“考不上”的可能性,报考专业硕士的他表示读完研后会选择直接工作。但在另一部分同学看来,即便今年踏上了考研之路,读研也并非是必要的选择。吴琦表示自己比较擅长于学习研究,报考的是学硕,考上了可能会选择继续深造,假如考不上的话就会去找工作,直接就业。就像蒙着眼睛奔跑考研,仿佛蒙着眼睛跑步,谁都不知道别人的进度,每个人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尽人事。在考研这场漫长的赛跑中,每位选手都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障碍,有的人选择了中途离开,有的人则咬着牙坚持跑到了终点。当越过终点线摘下蒙眼布回望那段无光的路程时,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景致,留在记忆里的,也是别样的感受。考研,注定是一场艰辛的旅程。  来自政管学院的陈鑫琳同学在采访中讲道:“我开始准备考研比较早,但是由于辅修论文、专业实习等种种因素,真正开始全面复习是在九月,因此复习的时间特别紧张。再加上我有六本很厚很厚的专业书要背,所以保研失败后的那段时间心态有点不好,甚至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在朋友的鼓励下,陈鑫琳及时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跟上了既定的备考节奏。“我开始分阶段、有目标地进行复习,用哲学观点来说就是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既全方面地复习,又抓住最主要的内容重点钻研,有所侧重。最后,我一共完完整整地背了三遍专业书。”  建筑工程学院的赵俊健同学和她有着相似的备考心路。“在复习的基础期,自学教材容易出现很多疑问,特别是数学和专业课的问题。比如说中值定理的证明、线性代数中秩的内容还有专业课的受力分析等等,刚开始复习这些的时候完全没有头绪。对我来说,九、十月份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学习上遇到了不少困难,而且距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特别容易产生一些其他的想法,比如担心自己的目标太难实现。”但是他凭借着积极的心态,很快就克服了这些备考途中的困难。“学习上的问题靠自己多琢磨或者请教同学都是能解决的,有一些暂时无法理解的东西,过一两周再进行回顾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已经在不经意间解决了。很多时候我都会怀疑自己不能坚持到最后,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下去了。就算前一天有再多的问题,一觉醒来又是全新的一天。我相信,做好每一天的任务,日积月累总会有变化的。”  除了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考研人还面临着心理上的挑战。“考研过程中最困难的就是‘心理战’了。我承受的压力很大,越多人知道我考研,我的压力就越大。”来自政管学院的金涵同学如是说道。而这个心理上的压力,有些来源于自身,有些则来源于周围环境。“九月份左右个别同学保研的时候,我会比较着急。一方面我要继续承受考研漫长持久的压力,另一方面我会反思大学期间学业上的不完美。”信息工程学院的徐博文同学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也道出了大多数考研人当时的心理活动。曾经一起上下课的同学纷纷取得了理想大学的通行证,而自己却还要在黑暗中继续奔跑,这种落差感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加重了考研人身上的负担。“每次压力很大的时候,我会给家人和朋友打电话,或者在晚上没人的时候去操场散步,学会纾解压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人文学院的赵寅悦同学也有她自己解压的方法,她说道:“大多数人都是从暑假开始着手准备考研,到了十月份的秋季招聘会开始后,很多人就会想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慢慢的,他们就会退出竞争。最后到了十一月底,抗压能力较差的一批人也会渐渐倒下,真正能坚持到考试的只有一半人左右。所以说,如何克服压力继续坚持,才是考研最大的困难。”所以,每一位克服重重困难走进考场的考生,都应该享有掌声。  考研,就像当初懵懂地对待“高考”这两个字一样,无比神圣而又遥遥无期。对仍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后辈们,刚结束考研的建工学院吴琦同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考的是本校的话,暑假开始准备就差不多了,如果目标是浙大之类的院校,最好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着手。”政管学院的陈鑫琳、建工学院的赵俊健、信息工程学院的徐博文在总结了自己的备战过程后,纷纷为想要考研的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一些小经验:一是真正有效率的黄金时间是暑假,要合理规划好时间;二是保持规律作息是关键,每天宿舍——食堂——图书馆的路线模式要建立好,保持学习效率;三是每门课都要做好相应的学习计划。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根据自身条件制定适合自己的规划。  当考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渐渐散去喧嚣时,所有人的思绪都趋于温和平静。“考研,说起来是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真正经历了,也就是平凡无奇的一段日子,没什么好炫耀也没什么好怀念的。这像是一种沉默的成长,用这段时间磨练了意志,更学会了和孤独共处。”人文学院的赵寅悦同学淡淡地说道。不只是一个人的朝圣对考研人来说,考研是一种执念,它会使人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他们也许日日与清晨六点的太阳为伴,与各样的真题试卷为友,与凌晨夜空的星光为伍。又或许临睡前还在脑海中不停地回顾,担忧、焦虑和奋进成了他们生活的主旋律。而当真正度过了这段时光后,剩下的是对考试的回味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常常有人把考研和高考两件事拿来做比对,道尽这两者的不同,始终不变的还是考生走进考场时的那一份紧张与煎熬。就如同政管学院的陈鑫琳同学所说:“考场其实和高考没有什么差别,进考场前需要像过高铁安检一样先检查一遍。但是考研的考场要比高考考场吵,一方面来自于考场外,像我考试的那两天考场外就有修下水管道的机械钻孔声,相当恼人;另一方面来自于考场内,特别是专业课考试的时候,所有的试卷都是密封在信封内由自己拆封,所以时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刚好碰到一个事儿比较多的老师,所在考场也是状况频出,三个小时的考试有一半的时间都充斥着各种对话。因此,大家在平时最好要尽量锻炼一下不被外界声音所影响的能力。”  考研的战场似是展开了一场心理的拉锯战,人文学院的赵寅悦同学对此深有体会,“考试的人越来越少,第一场考试考场人都是满的,第二场考试少了一两个人,第三场考试考场空了五分之一,第四场考试空了三分之一。然后才知道原来真的有这么多人心态爆炸,考到一半就放弃了。”相比于坚持到最后一刻,放弃显得轻而易举,就像马云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会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由此可见,“坚持就是胜利”这段看似已经老掉牙的话反而显得更为简洁有力。  对梦想的坚持并非一朝一夕,也许它神秘得让人不敢去触碰,遥远得让人望而却步,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真正明白,“梦想”在乎的是一点一滴如柴米油盐般的试探。刚走出考场的人文学院李莎莎同学就说道:“考研就像刘慈欣笔下的‘深水王子’,见识了题目,经历了考试后,它便不再是公众号文字里、学长学姐言谈间、名师辅导视频里那个朦胧的巨像,而是一个清晰的有着自我衡量功能的工具。对我来说,戏剧会成为一生的事业,所以一次考试并不代表什么。”这是对未来一次坚定的告白。  对于未来,我们从小便有许许多多的希冀与幻想,但似乎那些期盼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得不堪一击。但政管学院的金涵同学却对此很坚定,“我始终觉得我会过上让自己满意的生活,也许最后拿着死工资守着一个小家,但只要是自己喜欢和接受的,我觉得都值得为之努力,而且越努力越知道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坐等生活变成另一副模样。如果是白白等来的,最后只会觉得自己不满足。”未来是个玄而又玄的话题,每一次的抉择不只是小心翼翼的试探,它更是一个机会,或许就像“蝴蝶效应”般影响了你的未来。  当然,考研之路不是做好时间的规划就可以的,“坚持,就是之前说的,熬死别人就是胜利,话糙理不糙”。在考研这座大山面前,无数的考研人就像是无比虔诚的朝圣者,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自己心中的那片净土走去,就像你只有虔诚地相信那一个奇迹,它才会降临在你的身上。不得不说,这条路崎岖难行,但总有那一份温暖给你一个坚持的理由,就如政管学院的金涵同学所说,“等到考研才知道原来自己身边有这么一群温暖的人,他们从来没有忘记你,在有困难的时候他们总会朝你伸手。”他们走在各自的路上,却始终与你并肩而行。  在这场长跑中,除了坎坷与辛苦,存留在考生记忆中的还有专属于考研的那份感动与难忘。政管学院在考试前一个星期召集了所有考研的同学进行动员,并贴心地为每个考研的同学准备了考试用品和零食,让考生们感受到了学院的关心与支持。建筑工程学院的赵俊健同学回忆起考研过程中的感动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来自父母的支持。“开明的父母没有给我施加任何压力,反而寄来了很多吃的,这是对我很大的鼓励。”  “我的辅导员一直在鼓励我,帮我介绍目标学校的学长学姐,帮我缓解压力。我的室友更是主动承担了寝室的卫生工作,也没有责怪我起床太早影响到了她们的作息。有一位同学和我考的是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他被保研之后我常常会问他一些复习计划之类的问题,结果他不仅把自己的计划全部告诉我,还把他手上所有的资料以及他收到的相关资料统统转发给我,让我一下子就收集到很多的信息和资料。我最好的朋友,虽然在不同的学校,但是她经常来询问我的状况,帮我搜集资料,在我状况最差的时候来学校陪我复习,考试临近时还帮我做了‘考试锦囊’,教我一些应试技巧。还有我的同学们,会在我晚上回寝之前把零食、小纸条、书信等等摆在我的桌上,这些都是用来鼓励我的,也正是这些小物件,支撑着我走完了最后一段路。考试前一晚,很多人发消息让我加油,在这之前也有许多人告诉我要加油,我会记住每一个为我加油鼓劲的人,记住每一份的感动。”在回忆起那些温暖的片段时,政管学院的金涵同学想起了一个又一个人。她,不是孤军奋战,正如每一个行进在考研路上的人。  考研很现实,绝非自我感动就可以敷衍了事,再美的期待也抵不过当下的凄风苦雨,唯有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地为之努力,才能见到这追逐已久的光芒。其实,这条考研路本身就是一次考研,结果固然重要,过程中收获的知识与感动亦同样真实,同样值得我们用一生回味。愿所有踏上考研之路的工大人,在经历了这场洗礼之后,能够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走向自己心仪的未来!9

第04版:副刊

戊戌杭州初雪

摘要:戊戌杭州初雪   据说明代有“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月西湖,月西湖不如雪西湖”之说,尽管如此,从一般游人心理看,究竟还是晴西湖最招人,能够欣赏雨中、月下、雪时优雅的就少得多了。这从西湖十景、新十景只有一个“断桥残雪”,或者从历代西湖游记、诗词写雪景相对较少的事实,就可以知道。  这回虽然是初雪,可下得真不算小,从前日傍晚开始飘雪花到昨夜,整整两夜一天,今早醒来看窗外,已是玉树琼枝、漫天皆白。想起前晚在屏峰上课时,学生推窗看到外面飘雪,兴奋地告诉:  “老师,在你的课上看到了今年第一场雪!”果然,课后我是冒雪驾车回之江的。第二天,看到雪继续飘,竟兴冲冲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外出了,少年之心犹在!  外出,其实也有先去城站退一张车票的小事,然小事办妥,就立马坐上去灵隐的7路公交车了。或许第一场雪总会给人们带来特别的新鲜感和兴奋感,车到湖滨的少年宫站,就看到等车的老老少少颇有不少,车过断桥,更看到桥上密密麻麻的往来者。而我原想去孤山寻访几处古人遗迹的,就在新新饭店下了车,过马路到湖滨,绕过西泠桥沿孤山西北侧而行。  孤山是杭州最小的山,却又是西湖最大的岛,也是杭州最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南宋以前就有“柏堂、竹阁、四照阁、巢居阁、林处士庐”诸名胜,至南宋又在孤山上建起了规模宏大的西太一宫,可惜这一切到元代皆毁掉了。现在能看到的旧建筑,最早也是清代的,中间也历经毁损与重建,如文澜阁、西湖天下景、西泠印社诸盛景,而浙江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国立西湖艺专、中山公园与中山纪念亭,就都是民国留下的旧物了。  十数年前初来杭州时,我到孤山寻访苏曼殊墓塔而不得,只在一个小树林中看到“苏曼殊墓遗址”的牌子。为此我又循历史线索到龙井路上鸡笼山寻找,也是无果而返,现在的墓塔是后来依据墓塔原样缩小复建的。这且不说,但说这回冒雪来孤山先后路过的则除了曼殊墓塔之外,还有山坡上的中山纪念亭、惠兴女士墓址,山坡下临湖的放鹤亭和林处士墓是紧挨着的,我好像第一次看到放鹤亭内巨大的康熙御笔《舞鹤赋》,冷雪中只有一个老者把腿架在木栏杆上练功,隔了湖从亭子里往北看,葛岭被浓浓的雪雾笼罩着。  放鹤亭右侧池中有梅鹤台,再往右是纪念晚清杭州知府林启而建的林社,里面甚冷清,一个值班者孤单单坐在最里面的工作台内,旁边摞着不少旧书刊,标明“每本五元”,洗手间也标明“仅供内部使用”。但林启实在是一位对杭州文化有大贡献的好官,求是书院、蚕学馆就都是他在任期间兴建的,难怪死后被杭人留葬于此地。找来找去,没有明代冯小青墓的标记,只好绕过鲁迅塑像再从正北面上山,慢慢就“发现”了山崖石壁上吴昌硕题写的“唐孤山寺沙门袆惠皎刻法华经处”摩崖,以及不知什么人题刻的小篆“西湖”二字。再往前走,就是原清皇行宫一部分的御花园了,西湖天下景亭的楹联最有名,道是: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出来,就是中山公园正门、文澜阁、楼外楼、西泠印社、俞楼,这些从前都熟悉,也就不再驻足,径直走出雪落即化的西泠桥头,又去登葛岭了。不过,在西泠桥最高处,我还是略作停留,拍了一张北望宝石山上保俶塔的雪景照片。  来杭的外地人只知道北山路,却不知北山路与葛岭之间实际还有一条葛岭路,因为不为所知,故而分外僻静。从玛瑙寺东侧的抱朴道院山门入山,先温习一下山门两侧的楹联:“初阳台由此上达;抱朴庐亦可旁通。”另一则为:“点缀名山,有勾漏丹砂著色;登临绝顶,看扶桑旭日来朝。”走在上山的石级上,雪还在不紧不慢地飘着,上山下山的人不少,脖子上挂着大相机的也不断遇到,而我只能用手机东拍一张,西拍一张,聊作记录。一片红黄绿三色俱全的五角枫叶落在白白的雪地上,我用手机留下了她的艳丽。  走过道院,折入山林,一会儿就看到磴道尽头的初阳台了。这初阳台,本来应该是早起迓日的最佳地点,而我几次都不是奔着日出来的,上次是雨,这回是雪,第一次是十多年前从栖霞岭四百礑那儿上来的,也不是早晨。希望下次起个大早再来,以使名副其实。  初阳台是葛岭最高处,从这儿往东北去是宝石山,往西南下了四百礑就是岳庙,往西下去是紫阳洞和栖霞岭,往西北下山则是黄龙洞。为了到浙图还一本书,我就经牛皋墓、白沙泉从黄龙洞出了山。累了,饿了,浙图也不想再进去,就在门口自动还书处把书递了,转身到马路对过黄龙中心的陕西面馆点了一份羊肉扯面,一边吃,一边歇脚。  等吃完出来于浙大附中乘上318路回程时,天色已晚,灯光亮起,那飘飘洒洒的雪在灯光下,飞舞得更欢快了。十二月九日,十二月十九日,杭州午山。

难忘四十年前的高考

摘要:难忘四十年前的高考   白云苍狗,斗转星移,恢复高考制度已是四十年了。我,也是被高考改变命运的一分子,当年的一切,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忍不住想说一说。  我觉得,能进高考考场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幸福。也许今天的考生对这话不以为然。但我相信我的同时代人会有同感。因为这份进考场的权利,是在我离开学校十二年后且历经千辛万苦才争取到的。  我是1966年的高中毕业生。那一年大约五月份,我们就完成了高考前的种种准备工作,只等着七月初进考场了。万万没想到,就在临进考场之际,突然平地起风暴,“文革”从天而降,我和绝大多数中学生一道,轰轰烈烈一阵之后,别无选择地去了广阔天地。此后,虽也有“推荐上大学”“工农兵学员”之说,但那是绝对轮不到我的。原以为此梦今生难圆,没想到1977年10月,忽然传来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这消息简直犹如惊雷响彻,令人欣喜若狂!其实,这时候我已从农村回城,并有了一份工作。而且在泥水里滚了多年后,又几经迁徙,书早作废纸八分钱一斤卖掉,还拖着一身病体,怀抱嗷嗷待哺的女儿,可我还是决意报考。  然而,由于我的诚实,1977年,我却连考场都未能进。那一年,中央规定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年龄放宽到三十岁,但当时我所在的江苏省却有个土政策:必须1947年7月1日以后出生。我的生日早了两天,如实填写后,就因这两天之差被拒之门外,准考证不发给我。不服的我四处奔走,去市“招办”论理,我说:“我不是开什么后门,仅是要求一个参加考试的机会而已!”招办的工作人员同情地看着我,说:“谁叫你那么填呢?许多人比你大,谎报了年龄,我们明明知道,也发给准考证了。你们这代人确实是够苦的,但现在你白纸黑字写着,虽然只差了两天,却是硬杠子,没办法啊!”  1977年岁末,在成千上万人或兴高采烈或忐忑不安迈进关闭了十多年的高考考场时,有一个人站在料峭寒风中远望考场默默流泪,那就是我。盼望了多少年的机会啊,再一次与我失之交臂,可是,这能怪谁呢?单位里几个一起报考的年轻人也为我鸣不平,有的甚至表示“宁愿把自己的考试资格让给我”,因为他们有不会的题目来问我时,我基本都能做出。左思又想,我实在不甘心!如果按那个土政策,大部分六六届高中毕业生都要被排除在外了,我相信中央的意图绝不是这样,于是,我狂兮兮地决定给中央写信反映情况。信很快写好了,可是往哪里寄呢?当时还不知道有国家教委之类的机构,突然想到是邓小平力主恢复高考的,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在信封写上“邓小平收”。  封好信贴上邮票去邮局时,走到半路上我又折了回来。我思忖,邓小平日理万机,这封信会到他的手中吗?后来,我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把信寄给了当时的北大校长周培源先生,托他转交给有关部门。其实我与周先生既无亲也无故,只因想起了当年鲁迅先生帮助青年学生的故事。信自然是石沉大海,我重新埋头于一个个花圈(那时我的工作是做送葬用的花圈),上大学的梦再次成为泡影,我真以为这花圈要做到最后送自己的时候了。没想到,半年后机会又一次降临,1978年老知青还能再报考。我又一跃而起去为“准考证”奋斗,不过,这次面对的不是土政策,而是单位领导的压制和刁难:  “算了吧,已经有工作了,孩子也有了,还上什么学?”是朋友们的好心相劝。“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白日做梦呢!”这话,是我一向不拍其马屁的顶头上司背地里说的。此刻,好心规劝也罢,冷嘲热讽也罢,我皆已置若罔闻。就连身体不佳、功课来不及复习、幼小女儿的哭闹、以及若考不上的艰难处境等等,也全然不顾了。只横下一条心:一定要进考场!唯一的念头是:如果我放弃这盼了多少年的机会,会终生后悔,如果真的考不上,从此认命也!  最终我拿到了准考证。而此时,距离高考的日期已很近了,可是我还必须上班。甚至在市里允许给考生三天复习假的情况下,那位平素就视我不顺眼的顶头上司,仍然不准我的假。而我,也确实不敢不乖乖地上班到进考场的前一天……后来的结果很简单:在高中毕业十二年后,我终于迈进大学校门,圆了今生的大学梦。当我和那些比我小十几岁的同学坐在同一个课堂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时,真不知是该为此感到自豪,还是该为此感到悲哀?  光阴荏苒,转眼间竟四十年过去了,“七七、七八级”也已成为历史名词。如今再回首,我庆幸的不仅是自己没有放弃努力,更是祖国告别了那个噩梦般的岁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或许应该说,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是我们共和国走出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的一个标志! 于 杭州左家新村

改革,你我同行

摘要:改革,你我同行   当改革开放与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的中国人民相遇,当改革开放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共产党相遇;当改革开放与经济濒临崩溃、动荡不安、百废待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相遇,改革开放激荡起层层浪花。40年来,作为一次伟大觉醒,作为一次伟大革命,作为一次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极大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数人民在与改革开放同行。  1978——2018年,四十年沧海桑田,改革开放如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催生出中国焕然一新的非凡面貌,幸福感、安全感、使命感被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调动,改革开放给无数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的改变,也有无数人的青春年华倾注其中。  岁月不老,初心不改。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荣获改革先锋称号与改革友谊奖章的人员名单被先后宣读,每一个名字、每一份贡献、每一张面孔,都值得我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跟随着镜头,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改革者中有的已逝世,有的坐着轮椅,有的白发苍苍,或许其中一些人我们早已熟知,或许其中一些人一直默默无闻,而在这一刻,其为改革开放做出的杰出贡献都得到了充分肯定,他们无疑是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传承者。  成功并非轻而易举。每一个改革推动者背后隐藏的故事都是那么珍贵,其背后的艰难困苦更是难以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不止是这些荣获改革先锋称号与改革友谊奖章的人员,更有千千万万的改革开放参与者在这条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贡献出“螺丝钉”般的作用。  作为当代大学生,虽然我们并不是拉开改革开放序幕的见证者,但是我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诸多成果:不同以往的支付手段、方便快捷的购物平台、及时迅速的信息传播等变革成果普遍应用;“共享”、“绿色”、“创新”等新鲜词汇随处可见;便民、利民、惠民等相关政策造福人民……前人不栽树,后人难乘凉。在汲取40年来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后,在感恩40年来改革开放先行者的伟大创造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力量,我们更要与改革开放同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我们是新一段路的接棒人,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敢于承担历史使命,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在探索中前进,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用青春名义向改革开放致敬,以岁月之歌与改革开放同行!

随园食单,人间至味

摘要:随园食单,人间至味   身在中国,是爱饮食之人的福气。华夏各地都有独特的美食,中国人的书中除了黄金屋也有美食屋,中国的食物可饱腹,可慰口舌,亦可从中观一地之文化,万世之传承。历史和文化融在一道道菜肴摆上餐桌,如此的贴近我们的生活。今有《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勾起人们无限回忆,古有唐鲁孙的集子、逯耀东的《寒夜客来》写食物典故,侧重考据;汪曾祺、老舍的小散文极写食物滋味细节;《红楼梦》《陶庵梦忆》《闲情偶寄》等等古文都有着对食物出色细致的描写,今读袁枚《随园食单》一书,深感于盛世士人饮食之考究和中国饮食文化之博深,就其饮食思想略述己见。  袁枚是清代的士族,生于盛世,《随园食单》是其“继承传统、博采百家、孜孜不倦、以食为学、创新发展、积数十年体验美食之功写出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饮食文化大作,是清代饮食文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其精华部分在于须知单和戒单。孟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须知单和戒单以生动的语言具体叙述了这“烹小鲜”的基本原则,其中蕴含着中华饮食文化,折射出为人处世的道理。  《随园食单》开篇先列须知单和戒单,阐述烹调的基本原则。“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袁枚食物和人一样有着资质的区别,好的菜肴要有好的食材,人先天愚笨,“孔孟不能教之”;“厨者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资,虽善涂抹,而蔽衣褴褛,西子亦难易容”,指出了搭配点缀的重要性,而搭配更要和谐;“清者配清,浓者配浓个,柔者配柔,刚者配刚给,方有何和之妙。”正如“相女配夫”,“儗人必于其伦”,食物讲求食性相同,人以群分,你所接触的人会影响你的眼界和为人。择友须谨慎,便是这个道理。  袁枚怕是不喜粥的,文中对于粥的描述可谓简略至极,好像连多写一笔都不愿意。要说粥饭,我还是爱李渔的。李渔讲到焖米饭,居然想出在饭将熟时洒蔷薇、香橼或是桂花的花露,然后拌匀入碗。此处他还特地强调不可用玫瑰之类的花露,因其味道过于浓厚,会毁了稻米特有的香气。将审美融入日常生活,简单平淡的日子也能过的诗意纷呈。  须知单里最吸引我的,还数器具须知。袁枚是赞成“美食不如美器”的,食器本身必须精美,食器与菜肴要有和谐之美。器具须知这一栏总让我觉得士族人吃饭有一种仪式感,从烹具到餐具,无需艳丽富贵,但求合适精美,大小适当。文人饮食给人一种有规矩,精致的美。饮食经过文人的润色,有了美学的色彩。我们可以称之为饮食审美化。做菜的人讲究做菜的细致用心、餐具的精致合适;上菜有上菜的顺序,先咸后淡,先菜后汤;而吃饭的食客,要有一个灵敏的舌头,能够品味出其中滋味,获得味觉、视觉、嗅觉的三重审美体验。  只有在中国,才知道天下竟有如此多的食材,经刀锅火候,能变成一道道人间珍馐。中国的饮食反映的是民情,传承的是文化。人的情感和对世界的认知,藏在一勺高汤,一碗酒酿之中,待人细细品味。  袁枚是士族,写文著述带有自己的阶级色彩,比如他认为厨师是下等的,虽然每道菜肴袁枚都写得条分缕析,实际上他从来没有真正亲手做过。袁枚在戒单最后一条说“厨者,皆小人下材”,厨师是下等的,所以要对厨师赏罚分明,不可苟且。“君子远庖厨”这句话可能影响太大了些,君子不下厨房,这活儿就只好小人和女子来做。  薄薄的一本《随园食单》,绝非单纯是一本厨艺工具书,它显示出袁枚喜淡、好自然的审美偏好,也暗自暴露了袁枚思想中过于传统的地方;它显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文人士大夫对饮食的审美要求,投射出当时社会、经济各种情况。  “民以食为天”,事关食物,绝无小事。《随园食单》,称得上是人间至味,迷醉了食客,穿越了古今。

枪炮与紫罗兰

摘要:枪炮与紫罗兰——读《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有感   “揣在衣袋里的紫罗兰或许能够提醒达薇多维奇中士——当她伫立在深夜的岗哨上,或驱车在尸体间行驶时——她还是一个女人,哪怕剃了精短的头发,套着肥大的男式长裤。”  当女性被投入炮火和壕沟时,要放弃性别的意志似乎是她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战争似乎天然属于男子。当持起枪的时候,她们必须选择自我埋葬那怜悯与温柔的天赋。但是这些与生俱来的性征,是如此深刻地写在她们每一寸的潜意识中,以至于她们无时无刻不需同残酷与血腥斗争。阿列克谢耶维奇正是抓住了这些隐秘的冲突,写作了一部个体之书,战争之书,女兵之书。  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笔下,女兵在战争中受到的折磨具有三重性:她们承受着亲历战争凶恶的痛苦,亦承受着以国家底线之力量抗击敌人的绝望,更要承受性别身份转换下的沉重孤独。  战争的创伤强加在那个年代中每一个人的心上。然而对于女性,对于战场上的女性而言,事实的痛苦是加倍的。她们以生性敏感、柔软的心灵,去直面泯灭了人性的暴行,那些如土豆般散落着的青色头颅、在战壕前一列排开的带着断腿的长筒靴……以至于当战争变为胜利者的谈资,被男人们津津乐道的时候,她们无法回忆。“我只记得我自己,记得我自己的战争。”  《活着回来的男人》中描写小熊谦二入伍的场面与《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中女兵开赴前线的景象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一个极端克制冷静,一个则是如此奔放浓烈。解读这样的不同便不得不关照到女兵的身份。女性和儿童站在文明社会安全的底线上。当她们走上战场时,无疑是意味着国家已经为战争倾注了全部的力量。“是男人不够了,他们都牺牲或者被俘了,所以现在由姑娘去接替他们。”这是存亡一线的时刻,女兵在一种近乎绝望的状态下登上开赴前线的列车。  在近五百页的篇幅,数百位女兵口述的战争切面中,如果非要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一部作品找到一个唯一的中心,那也许是一种至深的孤独感。太多的细节在我合上书的时候都不可遏制地变得模糊,但是这种起源于身份,嬗变于天性,最后回归于身份的孤独感,却长久地留存在我的脑海,难以散去。  那些预备走向硝烟的女孩大多不清晰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少女们带着一种感性的使命意识来到战场,首先得到的却是对于她们身份转化的怀疑:“这是哪儿来的拇指姑娘啊?你在这儿会做什么呢?要不,先回到妈妈身边去,再长长个头吧?”  而当这种由性别身份产生的疏离感终于渐渐淡漠的时候,女兵要独自一人克服战争对于她们天性的冲击。这个艰难的过程,她们唯有依靠自我的心理重构来完成。遏制自己爱美、浪漫、充满想象力的过程是何其漫长,亦是多么得令人不甘。  女兵的战争却并未随着德军的溃败而结束。战争的伤痛是一时的,更难熬的是长久的被社会隔离的孤独感。明明是付尽青春,甚至“白发而归”的战士,却被孤立在公共宿舍之中,被野蛮地称为“战场老婆”。这些仅能以褪色的奖章聊以自慰的女兵,这些以护国者的光荣坚持生活着的女兵,她们的孤独,能与谁言说?  阿列克谢耶维奇摒弃了宏大的叙事,也丝毫不对“英雄”的形象存有芥蒂。笔及之处,是血肉清晰、轮廓分明的形象,她们个个都有平凡的欲望,有真实的抽泣。这是大字报上不会附着的补注,是功勋簿上不会留下的页脚。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是一部由勇气写就的作品。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够将令人不忍卒读的残忍的战争场面不予保留地铺陈在纸面上,亦是因为它敢于在卫国战争胜利的光芒上割开一道口子,让世界看到其下累累的伤痕,看到真实的人性。它以曾受难与仍在受难的苏联女兵的名义告诉世界:要和平,而非胜利。这岂不是一种自带着女性色彩的宣言?阿列克谢耶维奇确实做到了,这是一本“女人写女人的书”,一部女性的战争史。

朝晖

摘要:朝晖 !

浙江工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3018次访问,全刊已有6143966次访问